您现在的位置:那花园花卉网 > 花艺天地 > 花店经营 >

“卖花女”和“种花郎”的故事

来源:未知
】 2012-08-10 10:24
[摘要]由于两年前为自己经营的小花店配套建了花卉种植园,今年销售量一下子多了十倍,让夫妻俩喜上眉梢。一个“卖花女”,一个“种花郎”,家住宁波鄞州区姜山镇的台州籍农民朱正君和陈彩英夫妇演绎了外来农民工异地创业致富的精彩故事。 5月24日早晨8时,妻子陈彩
  由于两年前为自己经营的小花店配套建了花卉种植园,今年销售量一下子多了十倍,让夫妻俩喜上眉梢。一个“卖花女”,一个“种花郎”,家住宁波鄞州区姜山镇的台州籍农民朱正君和陈彩英夫妇演绎了外来农民工异地创业致富的精彩故事。

  5月24日早晨8时,妻子陈彩英在位于姜山镇菜市场的花店做生意。没多久,一个大主顾来了。寒暄几句后,陈彩英给丈夫朱正君打去电话:“有笔大生意,客人要君子兰、仙人掌、红掌……总共30盆,马上发货。”

  “好嘞!”朱正君的花卉种植园离菜市场仅几公里,接到电话后,他立即叫工人选货、装货。20余分钟后,货车就开到了花店门口,花卉的叶片、花瓣上还挂着露珠。

  上世纪九十年代末,朱正君和妻子一起从台州老家来到鄞州,在姜山菜市场开起了花店。“那时候,每天大清早到西门口花鸟市场进货,不但成本大,而且经常遇到断货难题,花卉新鲜度也无法保证,利润很薄……”

  没有种植基地支撑,让朱正君吃尽了苦头。2010年,他下了大决心,投入所有积蓄,在励江岸村租了4亩地,搞起了花卉种植。

  几个月后,朱正君明白过来,种花和卖花绝不是一个技术层面。“不懂园艺知识要栽大跟头。比如一开始种了上百支仙人球,由于经常浇水,结果全浇死了;种发财树,由于天冷时没有保温,最后变成了枯木头,心疼得要命。”

  面对失败,他和妻子不泄气,向园艺专家请教,一字一句“啃”园艺书籍,栽培、育种、施肥、病虫害防治、裁剪……硬是闯过了一道道难关,如今花卉存活率近100%。

  今年,朱正君还搭建了6个花卉种植大棚,棚内绣球花、一品红、红掌等100多个品种万紫千红,争奇斗艳。手里有“货”,且质量有保证,夫妻俩的业务量扩大了,至今已有40多家单位成为他们的固定客户。

  眼下,朱正君还钻研起栽培红豆杉、大阪松等珍稀树种的技术,打算给自己的生意来个转型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