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那花园花卉网 > 园艺天地 > 盆景制作 >

颠覆传统的兰花:对兰花的误读

来源:那花园
】 2007-07-17 10:15
[摘要]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兰花具有独立不迁,淡泊素雅,志趣高洁,决不随波逐流,趋炎附势的品格。它既可发展为孔子不为贫贱失意所动的人格信仰,又可发展为屈原个人美德的保持与追求,亦可发展为郑思肖的民族气节与易代之心。 早在春秋战国时代,兰花就以她独有的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兰花具有独立不迁,淡泊素雅,志趣高洁,决不随波逐流,趋炎附势的品格。它既可发展为孔子不为贫贱失意所动的人格信仰,又可发展为屈原个人美德的保持与追求,亦可发展为郑思肖的民族气节与易代之心。

  早在春秋战国时代,兰花就以她独有的天姿神韵,介入古典贵族生活的各个侧面。《左传·宣公三年》就记载了郑穆公出生与死亡皆同兰花有关的图腾故事。在这则颇具传奇色彩的故事中,兰花对于郑穆公而言,就如《红楼梦》中贾宝玉的通灵宝玉,有它则生,而无它则死。《礼记》还记载王朝庆典时,“诸侯执薰,大夫执兰。”薰,指经过熏炙的兰花,其叶更加醇浓。这说明“兰”已成为中国古代上流社会人人必备的饰物。凡养兰、爱兰者都知道,中国历代兰谱众多,而兰词、兰赋、兰文、兰画更是汗牛充栋。作为中国传统名花,兰花确实代表着中华民族的气质与文明。然而,在另一种文化中,兰花却另一番模样。

  众所周知,兰花家族是所有植物家族中最大的一支,约有三万多个种类。这种花在艺术迷惑性上也是最厉害的一种,它们在色彩、芬芳、外形和总体的构造上披上了许多伪装,以至植物学家们至今仍不断地因为它的一些品质而惊讶。读过达尔文传记的读者都知道,达尔文对兰花特别关爱,以至耗时八个月,为其繁殖战略写了一部专著《兰花的传粉》。大量事实表明,人们对兰花高洁、清雅的道德评判是一厢情愿的。情况恰好相反,兰花是花卉王国放荡的勾引家,它出现的前提是,每一分钟都有一个采花者诞生:一只带翅,带胸腔,带着对醇酒与爱情不可阻挡的渴望的采花者。正如《纽约时报》科普专栏作家纳塔莉·安吉尔所描写的那样:“这些兰花的色调如此肉感,它们的花蕾也如此肉感,看上去是一派颓废的气氛。轮到它们来欺骗和对采花者进行勾引的时候,其颓废之气可以让英国颓废派诗人王尔德也因之憔悴而亡。”

  此外,兰花还是表里不一的伪君子,因为兰花很少是看上去的那个样子。同时,大多数兰花还是厚颜无耻的吹牛者和江湖骗子。连它的拉丁名字听上去也显得足智多谋、诡计多端。据言,希腊人看到兰花杆茎的底座上有起皱的球茎,因而相信,兰花是从这些结构中长出来的,这样一来,他们便用代表睾丸的那个词来给这种植物命名,因为睾丸是人类种子的来源。殊不知,这种球茎状物并非贮存种子的地方,而只是存水和营养物质的储存器。事实是无情的,聪明的希腊人上当受骗了,而两千多年来,我们对兰花的解读,几乎全都是误读。兰花颠覆了我们的传统,颠覆了我们苦心经营的兰文化。对兰花的误读启示我们:天地间的每一株植物都应以平常心对待。兰花就是兰花,任何故作多情都会妨碍我们对事物的认识。

  当然,无论如何兰花应算作是最富有耐心的植物,作为机会主义者,兰花是懂得等待的,直到理想的“采花大盗”出现。兰花是所有开花植物中寿命最长的一种,而且很少有天敌。结果,兰花一年一年地存活下来,且存活的数量远远超过大部分植物。兰花的深谋远虑使这个种族得以繁衍、壮大,以至一不小心“谦谦君子”便成就了在植物界的霸主地位。我猜想,这或许正是越王勾践为吴国所败,在愁心苦志、悬胆于户、出入尝之、不绝于口的同时,不忘“种兰渚山”的原因。他要以兰为榜样,在卧薪尝胆中培养自己的耐心。在中国历史上,真正认识兰花的人并不多。孔子的感慨,只能说明这位圣人并未读懂兰花。

花事推荐

热点排行

热门标签

导航直通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