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那花园花卉网 > 花卉文化 > 花卉美学 >

玫瑰:超越植物的文化符号

】 2012-10-11 10:17
[摘要]蔷薇、玫瑰、月季,这三个蔷薇科蔷薇属的植物,因形态相似,被称为“三姐妹”。

   蒋妍 《北京日报》(2012年2月8日版)

玫瑰:超越植物的文化符号
 

  红玫瑰白玫瑰,我该选择谁?

  春节刚过,西方的“情人节”又要到了,空气中好像弥漫着些许浪漫的气息。娇艳的玫瑰花作为最具代表性的礼物之一,也迎来了一年中的销售旺季。

  蔷薇、玫瑰、月季,这三个蔷薇科蔷薇属的植物,因形态相似,被称为“三姐妹”。多年以来,经过反复杂交和人工选育,“三姐妹”已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无论是在西方还是东方,玫瑰早已超越植物学的领域,成为一个内涵繁复的文化符号。

  玫瑰多为欧亚混合后代。据化石考证,在千万年前地球上已经有了蔷薇属植物。

  玫瑰属于蔷薇科蔷薇属,和蔷薇属的很多种花卉一样,发祥于我国北部、朝鲜、日本、俄罗斯等北半球温带地区。据记载,公元前古巴比伦、古希腊已广泛种植。其中在古希腊的建筑装饰、铸造的钱币和克里特岛的壁画中,都发现有用玫瑰花做主题的雕刻及绘画。

  公元初期,古罗马帝国开始兴盛,古埃及人把西南亚的玫瑰贩往罗马。12世纪后,欧洲各国兴起玫瑰种植业,尤其在英国,玫瑰成为皇家花园和全国主要种植花卉。

  在我国,玫瑰栽培的历史可以追溯到2000多年前的汉代。《西京杂记》中说,汉武帝的乐游苑中就栽有“玫瑰树”。在中国的玫瑰之乡平阴,早在唐朝就有翠屏山僧人种植玫瑰的传说。

  我国古人很早就能清楚地将蔷薇属植物分为至少7类品种:月季、玫瑰、蔷薇、缫丝花、木香、金樱子、荼蘼。“非关月季姓名同,不与蔷薇谱牒通,接叶连枝千万绿,一花两色浅深红。风流各自胭脂格,雨露何私造化工?别有国香收不得,诗人熏入水沉中。”南宋诗人杨万里这首《红玫瑰》,既写了玫瑰与月季、蔷薇的不同,又写了玫瑰的枝叶形态、深浅之色。

  的确,从植物特征上看,月季和玫瑰差别不大,细加比较,两者确有不同。玫瑰茎部密生锐刺,一枝只开一朵花,花瓣直立,叶脉深凹褶皱;而月季几近无刺,标准的花形是“满芯、翘角”,往往数朵同生一茎,叶片光大鲜亮。

  因为原产于欧洲的蔷薇属花卉并不多,所以欧洲人对它们也就不详加区分,蔷薇、玫瑰、月季在欧洲统称“rose”(原意是“红色”),事实上玫瑰有很多种颜色:红色、粉红、黄色、桃色和白色等等。

  中国前辈翻译家把“rose”译为玫瑰,我国很多地区,特别是香港、台湾、广东等地,也一直沿称玫瑰。

  玫瑰是高贵、典雅的化身,但它并不娇贵,对生长条件的要求十分低,且耐贫瘠、抗寒、耐旱。用玫瑰杂交而成的品种,在世界各地气候生长条件不太好的地方多有栽种。

  在我国西北地区的很多山地、坡地,即使在一米深的沟壑边,裸露在土层外的玫瑰根系仍能牢牢地把住土壤,成为贫瘠土地上的绿色植被。还有很多地方甚至就用攀援玫瑰做花篱,管理方式相当粗放。

  当今的玫瑰品种多为欧亚混合后代。目前,植物学家已经确认全球有2万余个玫瑰品种,而且每年还诞生数百个新品种。

  延伸阅读:

  玫瑰VS现代月季 为月季正名有无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