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那花园花卉网 > 花卉文化 > 典故传说 >

关于牡丹花“枯枝牡丹”的传说故事

来源:那花园
】 2013-07-03 21:53
[摘要]关于牡丹花“枯枝牡丹”的传说故事。

关于牡丹花“枯枝牡丹”的传说故事

  据资料记载,施耐庵和刘伯温是同村人,是光屁股成长的朋友,上学时两人又是同住一个书房,拜的一个老师。他们的老师可是个不简单的人物,种过田,做过生意,当过兵,为过官,到过大半个中国。晚年就收徒弟,一次收4人,到施耐庵和刘伯温上学时,就收了他们二人,老师见他们聪明过人,一点就亮。老师就特别精心授业,闲暇之余,老师也常常为收到两个可心的学生,感到宽慰自得,打算在施、刘结业后,就关门收摊。

  施耐庵大两岁,做事老成稳重,三步一计,计计得中,刘伯温倒是精灵,但三计难活一计,他很尊敬师兄,施耐庵也很爱护师弟,转眼3年过去了。一天,老师发问说:两位徒弟准备将来干什么?刘爽快答到:治国平天下。施一直想到晚上才向老师回话:遇则治天下,阻则自己受。刘不解地说:凭大哥的才能,只会一帆风顺,哪会有阻搁之理呢?老师却说:耐庵讲得有理,人的一生谁能保证一竿子爬到头呢?接着老师又说:明天,你们二人就师满了,念师生之谊,你们各送一朵花给我,作个纪念吧。时当10月,万物凋零,哪有什么花呀,刘伯温找到了一朵迟开的绛红菊花,施耐庵想了想,剪了一截牡丹枝子,有什么好看的呢?老师拿起菊花看了看,花虽迟开,但毕竟开了,心想,这可能预兆伯温发迹晚;再拿起牡丹枝子,既看不到花,又闻不搿香,他百思不得其解,就问耐庵:你怎么以枝当花呢?耐庵答到:老师,我平生爱牡丹,就是爱她不畏淫威,武则天在冬雪天里一声令下,百花俱开,惟有牡丹铁枝傲上,不改本性。现在不是牡丹开花的季节,我只好以枝当花了。

  老师频频点头,从心里佩服,可又觉得不是个好兆头,颇为施耐庵刚直会吃亏放心不下,人各有志,不能强扭。于是对二位徒弟说:现在朝纲不振,官场腐败,如果天下大乱,你们会不会为各保其主,而翻脸不认人,师兄弟干起来呢?二人同声答到主不会。第二天,老师送别二人,并再三叮咛:同窗谊厚莫相忘手足情深互提携,切切记。二人听罢老师的教诲,且表示永远铭记,即与老师辞别,施耐庵便向西走了。刘伯温又与老师交谈了几句话,也向西走了。

  过了不长时间,就爆发了元末农民起义。施耐庵帮助陈友谢拉起了队伍,自己做上了军师。这时陈的队伍迅速增多,地盘扩大,成为全国一支有名的起义队伍。可后来陈友谅变了,不能居安思危,享乐腐化起来,施耐庵连柬9次,他都不听,施又柬卫第十次,陈仍不听,施心凉了,挂冠遁了,隐居家中,种植牡丹,过着耕织、写书生涯。

  朱元璋带队伍打到长江,才遇上刘伯温,便请他做了军师,此后,朱军节节胜利,地盘迅速扩大。一天,队伍从兴化经过,刘对朱说:“主公,这里有我的一位故人,想请你一道去看望。”朱不想去,刘只得打开天窗说亮话: “此人上知天文,下晓地理,通晓古今中外,诸子百家,可称经天纬地之才,强我百倍。”于是,二人一道去访施耐庵。施耐庵听到朱的队伍从这里经过,想起了老师的话,料到师弟会来,不想见面。给家人说,出外访友,3年方归。自己就躲了起来。等刘、朱到来时,家人如实禀报,可是把3年说成了3天,3天后,刘、朱又来到施家,施仍不想见,因为他跟陈友谅干过,不想再侍二主,又看到朱元璋是个额头大下巴小的人,定会干出绝情之事,不愿出山相助,又无奈师弟的盛情,只好让《封神》书稿打发刘、朱二人。然后悄悄溜到乡下去了。

  刘、朱二人进施家,被人迎进书房落座,说施到田间散步,朱一眼就看到桌上的《封神》,之书,随手翻阅,因他是从后往前看的,云雾飘渺,不着边际,心中有几分不乐,说此人太玄奥,不会有什么真才实学。刘又进行了一番劝解,朱才耐着性子看下去。看到哪吒降生,来劲了,边看边笑,手还比画着,当看到哪吒闹海时,不由得咏出声来,高兴地说:“军师,东海让他写的真美呀,这东海就是淮安?”刘急忙答到:“是的,海就是东海,江就是长江。"朱又赞扬施耐庵有本事。

  刘伯温听了乐滋滋的,随手把帽子放在桌子上,看样子是非把施耐庵等到不可。朱元璋当看到哪吒迫父,追父,要杀父时,不高兴了,伸了个懒腰说:“军师,算了,如今我们队伍整齐,人手不缺,我不想请他了。”刘没有办法,只好跟着走,出了村子,刘说忘了拿帽子,又返回施家书房,提笔在书稿上写了“青山不倒,绿水长流,远遁江湖,诗酒自乐"16个字。写罢,拿起帽子就走,可帽子底下竟是一幅丹青,画面上是一条河,一个鱼翁正依着牡丹花丛钓鱼,刘看那鱼翁好面熟,仔细再看,竟是自己,他恍然大悟,急忙收了画,离开施家。其实,这是施耐庵用画点拨刘伯温。后来证明,明朝建立后,刘伯温果然失踪了。朱元璋火烧庆功楼时,所有的功臣都被烧死,独有刘伯温

  幸免。

  刘赶上朱,二人走到东海。朱用心观之,随想仅此小小内湖,:却被施耐庵写得那么浩渺,又想起刘伯温说的施有经天纬地之才,觉得留下此人是祸根,遂下决心要杀施耐庵。

  施看到刘留下的16个字,就打算搬家,又舍不得牡丹花,耽误了时间。朱心毒手狠,说干就干,此事他不让刘知道,暗中派一个大臣去执行,其实,刘心中早就有数了。回南京后,把戍边的任务交给了苏北,一下就把施耐庵抓住了,遣送戍边了。这是老师吩咐刘的,施耐庵敬酒不吃,就让他吃罚酒好了。

  施临行前,把书稿捆好,交给了妻子,并说:“我走了牡丹还在开花,你就烧稿嫁人,如牡丹枯了,你就守着枯枝牡丹,看着书稿等我。”妻子泪眼模糊地说:“知道了。"从此,施妻除妆下地,守在家里。因施家牡丹派场,经常有人来看。可施一走,牡丹花也有灵,叶瘦苞消,人们也不来看了,只有带着杀人圣旨的大臣来抓施耐庵,人们就说:“去寻牡丹药了。"气得大臣没法,就命令兵丁把牡丹打个七零八落。官兵走后,施妻便把打折的牡丹枝子堆在一起,心痛地落下了泪水。可第二年牡丹又发叶子了,但花苞再也不见了,并逐年瘦下去,到第九年竟枯了。施妻守着枯枝牡丹,看着书稿,苦苦等着丈夫归来。

  施戍边十年,期满放归,此时施耐庵已50多岁了。妻子喜。出望外,激动地说:“你的话还真灵验呢。”二人抱头大哭,然后妻子把书稿交给施,指着枯了的牡丹说:“先生,书稿在,牡丹在,人也在。”施高兴地说: “花还要开,书还要写。”说也怪,第二年春天,牡丹发芽长叶,五六月份,竞开出花来,可谓万紫千红,俏丽娇娆。施看牡丹,兴奋异常,牡丹不仅色彩奇丽,引人人胜,而且不畏强暴,反抗压迫,忠于主人的高贵品;质,真是“花如其主”。于是挥毫提诗一首。

  牡丹曾是亲手栽,十度春风九不开。

  多少繁华零落尽,一枝犹待主人来。

  施耐庵伴着艳丽的牡丹花,日夜疾书,写出了惊世之作《水浒》。

  相关阅读:

  牡丹花又称郁金裙的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