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园艺术是在人类追求美好生存环境与自然长期斗争中发展起来的。它涉及社会及人文传统、涉及绘画与文学艺术、涉及人的思想与心理,它在不同的时代和环境中最大限度地满足着人们对环境意象与志趣的追求,因而">
您现在的位置:那花园花卉网 > 园艺天地 > 盆景制作 >

景园艺术的法则

来源:那花园
】 2007-07-17 09:46
[摘要]screen.width-333)this.width=screen.width-333"> 景园艺术是在人类追求美好生存环境与自然长期斗争中发展起来的。它涉及社会及人文传统、涉及绘画与文学艺术、涉及人的思想与心理,它在不同的时代和环境中最大限度地满足着人们对环境意象与志趣的追求,因而
我饰我家网-家居饰品,家居生活资讯平台。

    景园艺术是在人类追求美好生存环境与自然长期斗争中发展起来的。它涉及社会及人文传统、涉及绘画与文学艺术、涉及人的思想与心理,它在不同的时代和环境中最大限度地满足着人们对环境意象与志趣的追求,因而景园艺术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的艺术法则和指导思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⑴ 造园之始、意在笔先

    景园追求意境,以景来代诗,以诗意造景。为抒发人们内心情怀,在设计景园之前,就应先有立意,再行设计建造。不同的人、不同的时代,人们有不同的意境追求,反映了主人对人生、自然、社会等不同的定位与理解,体现了主人的审美情趣与艺术修养,从许多景园取名可见一斑:如“拙政园”、“怡园”、“寄畅园”等;

    ⑵ 相地合宜、构图得体

    《园冶》相地篇主张“涉门成趣”“得影随形”,构园时水、陆的比例为:“约十亩之地,须开池者三……余七分之地,为垒土者四……”,不能“非其地而强为其地”,否则只会“虽百般精巧,却终不相宜”;

    ⑶ 巧于因借,因地制宜

    中国古典景园的精华就是“因借”二字,因者,就地审势之意,借者,景不限内外,所谓“晴峦耸秀,绀宇凌空;极目所至,俗则屏之,嘉则收之,不分町疃,尽为烟景……”。通过因时、因地借景的做法,大大超越了有限的景园空间;

    ⑷ 欲扬先抑、柳暗花明

    这也是东西方景园艺术的区别之一,西方的几何式景园开朗明快、宽阔通达、一目了然,符合西方人审美心理;而东方人因受儒家学说影响,崇尚“欲露先藏,欲扬先抑”及“山穷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效果,故而在景园艺术处理上讲究涵蓄有致、曲径通幽、逐渐展示、引人入胜;

    ⑸ 开合有致、步移景异

    景园在空间上通过开合收放、疏密虚实的变化,给游人带来心理起伏的律动感,在序列中有宽窄、急缓、闭敞、明暗、远近的区别,在视点、视线、视距、视野、视角等方面反复变换,使游人有步移景异,渐入佳境之感;

    ⑹ 小中见大,咫尺山林

    前面提到景园因借的艺术手法,可扩大景园空间,小中见大,则是调动内景诸要素之间的关系,通过对比、反衬,造成错觉和联想,合理利用比例和尺度等形式法则,以达到扩大有限空间、形成咫尺山林的效果。正如《园冶》所述,园林应“纳千顷之汪洋,收四时之烂漫”,“蹊径盘且长,峰峦秀而古,多方景胜,咫尺山林,……”;

    ⑺ 文景相依,诗情画意

    中国传统景园的艺术性还体现在其与文字诗画的有机结合上,“文因景成、景借文传”,只有文、景相依,景园才有生机,才充满诗情画意。中国景园中题名、匾额、楹联随处可见,而以诗、史、文、曲咏景者则数不胜数;

    ⑻ 虽由人作,宛自天开

    中国景园因借自然、堆山理水,可谓顺天然之理,应自然之规,仿效自然的功力称得上“巧夺天工”,正如《园冶》中所述:“峭壁贵于直立;悬崖使其后坚。岩、峦、洞穴之莫穷,涧、壑、坡、矶之俨是;信足疑无别境,举头自有深情”。另有“欲知堆土之奥妙,还拟理石之精微。山林意味深求,花才情缘易逗。有真有假,做假成真。……”古人正是在研究自然之美,探索了这一自然规律之后才悟出景园艺术的真谛,这是中国古典景园林最重要的艺术法则与特征。


花事推荐

热点排行

热门标签

导航直通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