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那花园花卉网 > 花卉百科 > 植物常识 >

寄生植物技高一筹

来源:未知
】 2012-06-17 01:42
[摘要]说到寄生加工食物和水分、固着花朵等数职于一身。这种精简机构后脱颖而出的高效率的特殊器官,人们平时是见不到的。当大王花的种子在寄主植物崖爬藤接近地面的茎上一萌发,吸器就产生了,并直指寄主茎中的运输线——维管组织,最终深入到运送水分及无机盐的


  说到寄生加工食物和水分、固着花朵等数职于一身。这种精简机构后脱颖而出的高效率的特殊器官,人们平时是见不到的。当大王花的种子在寄主植物崖爬藤接近地面的茎上一萌发,吸器就产生了,并直指寄主茎中的运输线——维管组织,最终深入到运送水分及无机盐的导管和运输有机营养物质的筛管细胞中,令其中运输的物质改道,供自己的花朵萌发所需。
  在数个吸器的给养供应和支持下,从寄主身上生出的大王花花蕾终于绽开五六枚肥厚的点缀有白色斑点的红色花瓣,开始完成传宗接代的神圣使命。真可谓“精兵简政”,一鸣惊人,大王花的生存技巧不能说不高。
  
  魔王丝线——有根起家,无根发家
  
  大王花可以说是寄生植物中最彻底的改革者。其他寄生者虽然都拥有从寄主身上窃取生活物质的特化器官——吸器,却往往还是有些留恋以往自食其力的生活方式,成为阶段性的寄生者或半寄生者。它们各以其独特的高招,成功完成了生存繁衍的历程,表现出了生物进化中形成的生物学特性上的多样性。
  菟丝子是最具中国传统文化色彩的寄生植物,早在《诗经》中就以“唐”这个名称出了名,以后人们又根据它的特征称其为赤网、金线草、无根藤、无根草、无娘藤等。在中药典籍的鼻祖——《神农本草经》中,菟丝子位居上品,历代医家多视其种子为补肝肾、益精髓、明目的良药。包括大诗人李白在内的不少文人则以其无根且烂漫、柔弱却连绵而产生遐想,赋诗咏之。由此菟丝子的身上似乎也带有了几分仙气。但对于寄主植物来说,菟丝子却是一种肆虐的魔草。
  菟丝子的一生虽然并不长久,却忽忽悠悠让人难以捉摸。春天,在万物复苏的田野或作物刚刚萌发、尚未进入旺盛生长期的农田中,菟丝子所特有的没有丝毫绿叶、宛如金丝的形象踪迹全无。盛夏时节,当持续的高温和一场场降雨令草木葱茏、农田中豆类作物茁壮成长时,菟丝子就如幽灵一般突然出现了。很快,一缕缕、一团团金黄色的菟丝子茎在菊科、豆科等植物的绿色茎叶上自由自在地缠绕附着。它们没有根基,犹如神兵天降,也似乎与大地无缘。没有根的菟丝子,它的茎来自何方?难道它也和大王花一样,种子直接在寄主体内或身上萌发?植物学家的观察和研究结果否定了菟丝子终生无根而与大地绝缘的观点。其实,“无根藤”也是在大地母亲的怀抱中长大的。每当春夏之际,菟丝子的种子便在田野中萌发了。开始它也像其他正常植物一样首先向泥土中伸出根系,以便从中得到生长所需的水分和无机盐,然后向地面上伸出细嫩的茎,开始搜寻适于寄生的对象。此时菟丝子的行动谨慎,在没有遇到寄主之前决不迅速生长,以免生活物质入不敷出而夭折。一旦遇到较称心的寄主后,菟丝子的茎便迅速缠绕上去,同时茎表皮细胞开始向寄主茎的方向延伸,形成指状突起,并逐渐穿过其表皮、皮层,直达运输大动脉——维管组织,开始了“吸血”的寄生生活。既然已凭借新生的营养器官——吸器在寄主身上站稳脚跟,吃喝不愁,于是分布在土壤中的传统营养器官根系便自然死去,成为了地地道道的“无根藤”。
  在气候适宜、寄主充足的条件下,菟丝子生长十分迅速,每天茎可伸长10厘米左右,而且极易分枝,用不了十天半个月,一片原本翠绿可人的草地或豆子地,就会被致密的金丝网一样的菟丝子茎罩在下面。在菟丝子旺盛生长的同时,遭吸器掠夺的寄主植物却日渐憔悴,尽管它们的根系拼命地从土壤中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绿叶在通过光合作用不断合成有机物质,但它们却入不敷出,不得不忍饥挨饿,轻者生长发育不良,重者往往没等到开花结果就死去,而菟丝子却花丰果盛,一派繁荣。
  世界上共有170余种菟丝子,都有类似的寄生生活经历,一旦侵入农田将作物视为寄主,往往成为恶性杂草。菟丝子在北美洲尤其猖獗,被农民称为“魔王的丝线”。而它们“有根起家,无根发家”的生存诀窍。正是其魔力所在。
  
  森林金枝——高居树上练绝活
  
  桑寄生科是被子植物中最大的寄生植物家族,有大约1300个成员。它们中的绝大多数都是半寄生性的灌木,虽然具有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绿叶和与正常植物差不多的茎,却没有着生于土壤中的根系,只靠吸器从寄主体内劫取水分和溶解在水中的无机盐,并附着在寄主树木身上,终生过“空中生活”。
  由于桑寄生科中有许多与人类关系颇为密切的种类,所以自古以来名气就很大。在中国,人们很早就利用桑寄生、红花寄生、松寄生等人药,医治风湿性关节炎等疾病。在欧洲,由于人们对槲树(又俗称橡树、栎树)的崇拜和喜爱,使寄生在这类树木上的槲寄生也身价倍增,被尊为“金枝”,认为它具有神圣的权力,可以决定圣林(由槲树组成)守护者——“林中之王”的生死。基督教在欧洲兴起后,槲寄生还被用作装饰圣诞节的圣物,人人可以亲吻站在槲寄生下的人。
  在西方,菟丝子被视为“魔王的丝线”,人们对它充满憎恶,但对于槲寄生,虽然同样是寄生植物,人们却奉之为神灵。其实,不论是大名鼎鼎的槲寄生。还足许多默默无闻的桑寄生科其他种类,只要开始过寄生生活就会对寄主树木产生一定的伤害。尽管它们并非像大王花和菟丝子那样“鱼与熊掌都要”,所劫取的只是水分和溶解在水中的无机盐,但也时常令寄主难以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