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那花园花卉网 > 花卉百科 > 植物常识 >

徜徉南非领略多浆植物之美

来源:未知
】 2012-06-17 01:21
[摘要]国道边的“花园” 次日早7点我们在南非灿烂的阳光照耀下出发了,这一地区处于南非西部的沙漠地带,全年几乎没有降雨。夏季气温可以连续几天达到40℃,即使是冬季气温也在30℃左右。但是,在冬季的黎明时分气温经常会达到0℃左右,感觉十分寒冷。这里年平均雨


  
  国道边的“花园”
  
  次日早7点我们在南非灿烂的阳光照耀下出发了,这一地区处于南非西部的沙漠地带,全年几乎没有降雨。夏季气温可以连续几天达到40℃,即使是冬季气温也在30℃左右。但是,在冬季的黎明时分气温经常会达到0℃左右,感觉十分寒冷。这里年平均雨量511毫米,大部分为半干旱区,降水稀少而多雾,每年有150天雾天。现在是初春,天空云非常少,早起橘红色的阳光照在身上并不觉得寒冷。
  沿着N7号国道向北行进,刚走了20分钟爱伦斯特就将车停在路边,下车后我们才发现在路边竟然有一个天然的多浆植物花园。离公路最近的5米内是沙地,地表覆盖着直径5毫米以下的沙粒,主要生长着一些低矮的番杏科小灌木,植物的叶子肉肉的。再向前走,地面变成了沙石,而且可以看到大块的白色大理石,植物的种类也丰富起来,我们发现了番杏科银叶花属的金铃,肉锥花属、青锁龙属的一些植物,其中藻铃玉属的一种植物,拉丁文的意思是鸡蛋状的植物,植株通红,圆圆的像一个红皮鸡蛋。这些植物大多是叶子高度肉质化,低矮的多浆植物。爱伦斯特解释说,这里有碎石,所以可以稳住植物的种子和根,让它们生长的更结实。确实这些植物都牢牢地抓着土地,好像它们是一体的。
  再向前走10米,出现了很多大石块,植物的种类也发生了变化,开始有比较高大的茎多肉植物,有大戟科大戟属的鬼栖木、景天科天锦章属的太平乐和奇峰锦属植物,还有牤牛儿苗科天竺葵属的克丽丝洋葵,这些植物大约只有40~50厘米高,但是在多浆植物中已经算大个子了。
  
  忽然,车上昏昏欲睡的人们兴奋起来,顺着他们手指的方向望去,在不远处的一座堆满石头的山上隐隐约约有几棵高大的树,好象是芦荟。芦荟是百合科芦荟属的叶多肉植物,大多数原产南非,是南非著名的多浆植物种类。芦荟体内的汁液有药用和美容功效,所以近些年国内的人们对它略微有了些认识。
  车子停在离山不远的地方,大家带着相机匆忙下车奔向芦荟树。虽然在南非的植物园见到过很多的芦荟树,但是在野外见到这样高大的芦荟树我还是第一次,大家兴冲冲爬上山,这种是皮氏芦荟,是南非非常有代表性的芦荟,现在野生状态中生长的数量已经不多了,可以长到20米高,分枝多而且比较平均,只有枝顶长着为数不多的叶子,远远看去好像一个蜡烛台。大家围着它从各个角度照相,高大的芦荟树映衬在碧蓝的天空中真是壮观,这才贴合了我想象中的原产地景象。
  第二天我们前往南非最北端的里奇特斯菲尔德国家公园,这是南非唯一具有山地沙漠地形的国家公园。爱伦斯特将车径直开上了山,上到山顶大家眼前一亮,满眼都是红色的芦荟。这种叫群碧玉,由于山顶光照强烈,此时又进入了旱季所以叶子的颜色变成红色。满山都是红色的芦荟,让我想起歌里唱的“满山都是红杜鹃”,大概也就是这种气势吧。南非自然状态下的芦荟都是这样,成千上万,铺天盖地。这里的土壤是红色的沙质壤土,土壤疏松,降水量在500毫米左右,比较干燥,光照条件非常好,全年2/3的时间天空中保持碧蓝,几乎是万里无云的状态。所以这里生长的大多是叶多肉或者茎多肉的植物。
  我在这里还发现了萝摩科苦瓜掌属的植物,它手指一样粗的茎在阳光的照射下变成褐色,在微风中绽放着缀满小红点的黄色海星状花,为了适应干燥的天气它的花朵非常小,直径不到1厘米,花期很长,一朵花可以开4-5天。另外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就是在石缝中生长着很多景天科的植物,它们见缝插针,在严酷的气候和环境中仍旧保持着勃勃生机。
  
  越往高处爬植物越多,当爬到山顶那个石头帽子的地方时,发现在石头缝里竟然有更多的植物,远远看去有芦荟,有两三种呢,还有景天也有多种。山石太大,我实在爬不上去,只好眼睁睁地看着其他人奋力地向上攀登,山顶有更多新奇的植物在召唤着他们,他们可以更接近植物去照相,我只能靠镜头将他们拉近一点拍摄了。
  当我们重新在山脚会合的时候我问爱伦斯特是否找到他命名的芦荟了,他非常高兴地告诉我找到了,而且拍了照片,还采了些种子准备回去播种。爱伦斯特笑着问我“你怎么没上去,山顶有很精彩的植物,可惜你没有亲自去看”。他对我这个来自中国的多浆植物爱好者非常照顾,经常特意给我指点路边的多浆植物。有时为了让我亲眼看到植物原生的状态会开车多兜几个圈子,真是非常感谢他。
  寻找多浆植物的旅行结束了,每次回想起旅行的精彩见闻都让我觉得意犹未尽,希望有机会再走一次,相信一定会有更精彩的发现.
  
  作者简介
  成雅京,北京植物园工程师,主要负责多浆植物的引种栽培。
  (责编窦利红见习编辑李 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