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那花园花卉网 > 花艺天地 > 插花花艺 >

中国插花艺术发展简史

来源:那花园
】 2013-01-05 18:08
[摘要]中国插花艺术从先秦的原始阶段到汉魏南北朝渐趋成熟,隋唐开始昌盛,宋代转入精雅,明朝达到高峰,清代开始渐微,至今日再度复苏。

  中国插花艺术从先秦的原始阶段到汉魏南北朝渐趋成熟,隋唐开始昌盛,宋代转入精雅,明朝达到高峰,清代开始渐微,至今日再度复苏,大致可分为七个阶段。

  一、先秦的原始阶段

  约于公元前200多年,中国民间早已有用花祭扫、惜花传情和插花装饰仪容的习俗。当时形式较简单,并没有技艺的加工。形式有手拿的秉花、插于头上或襟前的佩花以及放置在神座前成束集把的花束等,男女互赠花朵(束)和折取花枝赠友以表思念已成人们的雅举风尚。这些在《诗经》、《楚辞》等书中都有记载。

  这时期,孔子的儒家学说已形成,它对中国的文化影响极深,在花文化中也起主导作用。讲究花的形色香德,以花的生长习性或特点喻意人的品性之风开始流行。如孔子说:“岁寒而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劝戒人们向松柏学习岁寒不凋的永恒精神。奠下了中国花文化的基础和对花的审美情趣!屈原也常以兰惠的洁身自爱、孤芳自赏感怀身世,这种既重自然之美又兼人文之善的观念主导了中国近3 000年的花艺文化观。

  二、汉魏南北朝的初级阶段

  约从公元前200年至公元500多年期间,中国插花步入初级阶段,渐趋成熟。汉代园艺事业开始兴旺,人们玩赏花木之风甚盛。形式除了秉花、佩花和花束外,还有用盘盛果和花的形式,到了魏晋南北朝,更有用器皿盛水养花,以保持不萎的记载,花枝的插置也略有安排,渐趋成熟了。所插的花材也很广泛,梅花、杏花、石榴花、莲花及各色百花都有。古诗十九首中有:“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攀条折其荣,将以遗所思……”。《晋诗清商曲辞·孟珠》有:“扬州石榴花,摘插双襟中”。《南史》中“铜罂盛水,渍其茎,欲华不萎”。北周应信的“金盘衬红琼”(古人称铜为金,金盘即铜盘)和“新盘待摘荷”的诗句都是用盘插花。现存藏于英国维多利亚阿伯特博物馆的一具北周时期的观音像,观音手中持一瓶花,枝叶、花、苞俱全,比例匀称。可见当时,文士、道家、佛家都有插花的嗜好。人们的瑞祥观念也较浓,常以花的枯荣预兆凶吉,如子懋以莲毕竟斋不萎预示其母病愈。或以象征、谐音的技巧,联结数种花材,以取吉祥之兆,使花文化兼具了教化、伦理的功能

  三、隋唐五代的昌盛期

  隋唐时代(581-907年),是中国插花艺术发展史上的兴盛时期。政局稳定,国泰民安,经济繁荣,文化艺术成就辉煌,插花艺术也进入了黄金时代。

  爱花之风盛极一时。每年六月二十五日定为“华朝”,即百花的生日,常举行大规模的盛会。

  牡丹处于国花地位。人们竞相买花、赏花成为时尚。白居易《买花》:帝城春色暮,喧喧车马度。共道牡丹时,相随买花去。贵贱无常价,酬值看花数。灼灼百朵红,浅浅五束素。……家家习为常,人人迷不悟。

  宫廷举行牡丹插花盛会,程序严格,排场豪华。罗虬的《花九锡》中说:重顶幄(障风)、金错刀(剪断)、甘泉(浸)、玉缸(贮)、雕纹台座(安置)、画图、翻曲、美肴(欣赏)、新诗(咏)。

  五代十国(公元907-960年),政局动荡,文人雅士多避乱隐居。民间插花风格有很大转变。突破唐代讲求庄重和排场的旧风,不拘一格,就地取材,名花佳卉、山花野草均可使用,插花容器更加广泛,出现了吊挂、壁挂形式。郭江洲还发明了占景盘。

  四、宋元的精雅期

  公元960-1368年。宋代是中国又一次从封建割据到统一的时期,赏花插花的习俗虽仍沿袭唐代,但不象唐代那样富丽堂皇。宋人多喜爱梅花,讲求高雅韵致,以清雅素淡为美,从而使插花艺术进入精雅期,走上更高的台阶。

  花器研究有新进展。继五代占景盘后,又有三十一孔磁花盆、六孔花瓶等。

  宋代篮花也极盛行。

  以花拟人,特重花德,宋代中期“理念花”盛行。理念花:以花的品格寓意人伦教化的插花花型。多以松、柏、竹、兰、梅、桂等素雅的花材为主,结构较为清、疏。或影射人格,或解说教义,表现理学之理。并有许多论及花材的著作问世。

  对梅花的论述:林逋(967-1028年)的“疏影横斜”、“暗香浮动”;范成大(1126-1193)的“梅以韵胜,以格高,古以横、斜、疏、瘦于老枝怪奇者为贵”

  周顿颐的《爱莲说》: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民间好尚,插花进入社交礼仪活动。欧阳修《洛阳牡丹记》:洛阳之俗,大抵好花,春时,城中无贵贱,皆插花。

  吴自牧《梦梁录》:今杭城茶肆亦如此,插四时花,挂名人画,装点门面。

  烧香、点茶、挂画、插花称为“四艺”,为宋时流行的民间社交礼仪规范。

  元代出现“心象花”和“自由花”形式。不以花材的品格理念为内容,而从个人的感性出发,追求借花传情,表达作者个人的思想感情。常利用花材的寓意和谐音表达主题。如元人绘制的“平安连年”、吊篮式插花等。

  相关阅读:

  中国当代插花二十年发展回顾

  传统的中国式插花艺术历史